生活中不少硬皮病患者虽长期用药,却依然皮肤僵硬、紧绷不适,明明知道要软坚散结、祛风通络,可服了不少诸如独活寄生汤、桃红四物汤之类的成药,效果却总不尽如人意,皮肤硬化反复加重,甚至逐渐出现关节拘挛、肢端发冷的情况。
百次软皮不如一次通瘀,这看似未直接 “软化皮肤”,却点明了许多硬皮病症候的根本 —— 比起一味软坚,为身体打通瘀滞的气血通道往往更为关键。
中医认为,硬皮病的病机虽以皮肤失养、脉络拘急为标,但其根本常与寒凝血瘀、脾肾亏虚有关。
正如古人所言:“血得温则行,得寒则凝。” 人体的肌肤脉络,依赖气血的温煦与濡养,若寒邪侵袭、情志不畅,导致气血瘀滞、阳气不足,肌肤失于温养,就会出现皮肤变硬、紧绷、色泽暗沉等症状。
所以,很多人的硬皮病,表面是 “皮硬” 是 “络阻”,深层却往往是寒凝血瘀、阳气亏虚。这个时候温阳散寒、活血化瘀,再配合软坚通络,才是从根本上改善肌肤状态的治法。
展开剩余42%《金匮要略》中记载的当归四逆汤、《医林改错》中的血府逐瘀汤等方剂,正是这一思路的代表。方中虽药味不尽相同,却配伍精当,体现了 “温阳散寒、活血通瘀” 的核心思想。
桂枝、细辛温阳散寒,通利血脉;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活血化瘀,疏通脉络;黄芪、白术健脾益气,助阳行血;鸡血藤、地龙通络软坚,濡养肌肤;
诸药合用,温而不燥,活而不破,既能驱散寒邪、畅通气血,又能扶助阳气、濡养肌肤,使瘀滞得散、脉络得通、肌肤得养,则皮肤僵硬、紧绷等症状自能逐步缓解。
同时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可酌情加入莪术、鳖甲等软坚散结之品,以增强疗效。
总之,治疗硬皮病,不能只着眼于 “皮硬” 和 “络阻”,更要重视气血瘀滞的根本问题。
温阳散寒、活血化瘀,从根本上打通气血通道,才能真正改善皮肤状态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查查-配资证券开户-a股杠杆怎么加-炒股配资手机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