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,发病率持续上升,高血糖对身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,时间越长,累及器官越多,其中足部问题需要特别关注。
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一种并发症,它的发展往往悄无声息,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,甚至需要截肢。很多人因为对症状认识不足,等到就医时病情已经加重,错失最佳治疗时机。掌握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,以及判断何时必须尽快就诊,对于保护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。
糖尿病足是什么?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,主要由于长期高血糖致周围神经及下肢血管病变引起。患者常出现脚部麻木、刺痛、怕冷、皮肤变色,严重时会有足部溃疡、感染、坏疽,甚至需截肢。因神经受损、供血不足,患者足部感觉迟钝,伤口难愈合,极易诱发感染或坏死。
易患人群包括:长期血糖控制不佳、病程超 5 年者;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吸烟史者;下肢血管硬化、腿部麻木冰冷者;足部有老茧等畸形或穿鞋不合脚者;有足部伤口史或感觉迟钝者。以上这些人群需关注足部变化,定期检查以防患。
糖尿病足常见症状有哪些?糖尿病足早期症状往往表现不明显,很容易被患者忽视,包括脚底发麻、刺痛、灼热感,行走如踩棉花,脚怕冷发凉,走路稍远即小腿酸胀需休息,皮肤暗淡变薄、脚趾甲增厚变形,出现这些应尽早就医。
展开剩余59%若出现小伤口两三天不愈且红肿渗液,有脓液、异味等分泌物,脚面变黑紫,伴发烧等全身反应,或疼痛剧增、失去知觉,需立即就诊,这些提示病情已非早期,不及时干预可能迅速恶化。
如何做好糖尿病足的日常预防?1.预防糖尿病足,最根本的是血糖控制稳定,应坚持每天检查双脚,特别是足底和趾缝,观察有无红肿、水泡或破皮;
2.洗脚时水温要适中,避免烫伤,洗后及时擦干并保持干燥;
3.鞋袜要选择柔软合脚的款式,避免挤压或摩擦导致伤口;
4.修剪趾甲应剪平,不剪太短,防止倒刺伤皮肤;
5.严禁自行挑破水泡或处理鸡眼,应由专业人员操作;
6.控制好血糖是根本,同时戒烟限酒、规律运动,也能改善下肢循环,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。
糖尿病足并非突发,而是慢性病变累积至一定程度的结果。诸多严重病例的出现,往往源于对早期信号的忽视,进而延误了干预时机。
每位糖尿病患者均应重视足部状况,将其视为 “预警装置”,及时察觉细微变化。一个水泡、一块红斑、一丝异味,皆可能是身体发出的 “异常信号”,切勿等到行动受限、疼痛剧烈甚至面临截肢时才追悔莫及。每日花费数分钟检视足部,关注身体的细微提示,维持血糖稳定,养成良好习惯,方能为足部健康争取更多年限。
【重要提醒: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、诊疗之依据,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】
【来源: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中医医院 肖民】
【编辑:92 】
发布于:湖南省配查查-配资证券开户-a股杠杆怎么加-炒股配资手机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