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10月15日,美国五角大楼外一反常态,不是因为突发军事行动,也不是某位高官辞职,而是几十名常驻记者打包离开,集体将采访证交还。
那些原本在这里工作了十年八年的新闻老兵,没人吵闹、没人抗议,只是默默清空办公桌,把设备搬上车,像是在为一段历史画上句号。 真正让人揪心的,不是他们的离开,而是他们为什么必须离开。这背后,是一份由美国国防部强推的新规,把记者的报道空间压缩到几乎为零。 五角大楼曾是全球最受关注的新闻前哨,如今却成了一个外人无法接近的信息堡垒。
不是加一道门,是堵上了窗 这场风波并不是一夜之间爆发的。早在上个月,美国国防部就悄悄推出了一份新采访管理规则。表面上,这份文件只是“更新流程”,实则是对新闻访问权的彻底收紧。
最核心的两条,一是记者不能在没有军方陪同下自由出入大楼大多数区域,二是任何未获得国防部长批准的信息,无论是否敏感,都不能主动向记者透露,否则军方可以直接撤销采访资格。 很多媒体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常规调整,直到看到那些文字才意识到问题严重。尤其是其中一条写着,记者如果被判定试图获取未经授权的信息,哪怕只是提出问题,都可能被标记为“安全风险”。 美国本土媒体很清楚,五角大楼原本就不是一个“随便进”的地方,门禁、安检、配合流程早已非常严密。
过去几十年里,记者要想采访高层,哪怕只是个发言人,也得提前预约、审核、层层把关。如今再加一层“随时可撤权”的规定,几乎等于不让人说话。 更让人不安的是,这份新规并没有清晰的解释标准。什么叫“未经授权”?什么叫“敏感信息”?由谁界定?防长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记者的命运,这种不设限的权力配置,已经不能简单归为“安全考虑”。 媒体集体拒签:不是闹情绪,是捍卫底线 面对国防部的“最后期限”,美国主流新闻机构几乎没有犹豫。CNN、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盛顿邮报》等老牌媒体,甚至连福克斯等一向立场保守的机构,也一并拒绝签署。
他们选择集体撤离,不是因为抗议失败,而是根本不认可这套制度的合理性。这种跨立场、跨阵营的联合行动,在美国新闻史上极为罕见。 撤离现场并不喧闹,甚至带着几分悲壮。记者们收拾办公区,把电脑、打印机、书籍、私人照片统统装上推车,从楼里一批批推出去。 原本用于现场直播的转播设备也被拆除,标志着五角大楼这一新闻发源地正式“熄火”。这不是普通的办公搬迁,而是一种无声的抗议。
讽刺的是,唯一一个公开表示接受新规的是以极端立场著称的OANN。他们在声明中特意强调签署的是“修订版”,显然也意识到这份文件的问题不少,只是愿意为立场妥协。 这一举动反而突显出其他主流媒体的坚持不是出于情绪,而是出于职业原则。 信息堵塞背后的规则 把话说清楚,这场风波的关键,不在于记者能不能进五角大楼,而在于军方是否还愿意接受监督,新规的出台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美国政治生态变化的缩影。 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出身媒体圈,却在担任军方高官后迅速切断外部信息渠道,他上任后极少召开正式发布会,许多军方动态只能靠“间接消息”流出。
总统特朗普对此公开支持,甚至评价媒体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。这种表达方式实际上是将正常的新闻追踪等同于“敌对行为”,让监督者变成了被防范的对象。 赫格塞思在社交平台上用表情符号回应媒体声明,转发讽刺漫画,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背后,是对新闻角色的彻底否定。 五角大楼之所以在国际上如此关键,不只是因为它控制着庞大的军事系统,更因为它是美国权力运作的核心之一。
一旦信息被人为封锁,外界只能靠军方“喂”出来的内容作出判断。这种单向传播容易制造误解,也会降低政策透明度。 对于美国国内来说,民众无法知道军费如何分配、海外行动是否合法;对国际社会来说,五角大楼的动静更难被及时掌握,战略误判的风险也随之上升。 更深层的问题是,这种政策的背后,是一种倾向于“权力不受干扰”的治理思维。不愿被问、不想被监督、拒绝信息公开,最终形成的不是更安全的国家,而是更封闭的体制。
谁来保证信息流动的底线? 记者们离开了现场,但他们说得很清楚:不会停止报道军方,不会放弃监督职责。问题是,如果连最基本的采访渠道都被切断,媒体还能拿什么做调查、做分析?一个没有监督的系统,迟早会出问题。 从中国的角度看,这种做法无疑是值得警惕的。美国一直自称“信息公开”的典范,但当问题涉及自己核心利益时,它也在收紧信息、设限发声。这提醒我们,新闻自由从来不只是口号,它需要制度保障、舆论支持、公众意识三方面共同维系。
过去,美国媒体对外高谈“透明度”,对内却在关键时刻被迫哑口无言。这种“双标”现象并不新鲜,只是这次表现得尤为明显。 从北约行动到中东部署,从军费使用到网络战布局,五角大楼掌握的信息越多,媒体应有的监督就越不可或缺。如今这些监督渠道被人为封堵,不仅影响本国民众知情权,也让国际观察变得更加困难。 五角大楼变成“信息黑洞”,看似只影响美国,实际上带来的是一连串全球性的不确定。信息越少,判断越难,误判风险越高。这不仅是美国的内部问题,也成了全球舆论的一大难题。
五角大楼的门还开着,但记者的通道已经被堵死。新闻自由不会因为一份新规消失,但它的空间正在被一点点压缩。 当一个国家开始把问题藏起来、把记者挡在门外,它所失去的,不只是信息透明,还包括了制度自信。 五角大楼记者协会(PentagonPressAssociation)公开声明2025年10月15日-来自多家媒体记者现场报道与社交媒体发文,包括《防务新闻》(DefenseNews)、CNN驻五角大楼记者推文
配查查-配资证券开户-a股杠杆怎么加-炒股配资手机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